往事并不如煙
趙印立老師離開我們已經3年多了,他的微信我至今仍然保留著:春節祝福、中秋寄語、重陽問候、教師節賀辭從來沒有間斷過。我想趙老師收到一定會很開心!
趙老師只是我中學時期的一位生物課老師,每星期兩節課,接觸并不十分多,但他聲如洪鐘的課堂講解;蘋果樹下、田間麥壟的實地指導解說;侃侃而談、娓娓道來的循循善誘,引領幾多莘莘學子暢游于知識的海洋,讓每個同學終生難忘。
趙老師是一個農家子弟,少時家庭貧寒。他上中學時,曾因生活困蹙幾近輟學,正當他背著鋪蓋卷準備回家時,被時任河津中學教導主任謝殿斌老師挽留下來,幫他申請到學校每月5元錢的助學金,才得以重回課堂,完成學業。1959年他從山西教育學院生化專業畢業后,調入河津中學任教。
教師的一舉一動都會成為學生效仿的榜樣。無獨有偶,薪火相傳,后來趙老師在河津中學任教期間,把一名考上中學卻無錢報到上學的學生,用自行車從數十里外的汾河南岸家中馱到學校,墊付學費、書本費,報名上了學,并為其申請到學校的助學金,完成學業。這名學生在升入高中后報名參軍,后來成為一名大校軍官。趙老師仙逝后,這名學生專程從北京奔赴趙老師靈前哭訴道:“沒有趙老師,哪有我的今天!”
雖然趙老師只教過我3年時間,但在之后的歲月里我與他也結下了亦師亦友的深厚情誼。2007年春,趙老師應邀參加我母親96歲壽誕,他本已寫好“堂上萱花今更秀,階前玉樹早成材”的行書賀聯,我又提出,希望他把我們兄妹為母親寫的390余字的壽誕祝辭用魏碑體書寫成條幅。趙老師慨然允諾,并于幾日后交付于我:“你看一下,不滿意我可以重寫?!甭牭竭@句話,我手捧作品感激涕零。母親壽誕當天,這幅作品成為蒞臨者圍觀欣賞的焦點,人人贊不絕口。
2009年,我作為《董其武將軍傳奇人生》一書的副主編,把樣書送給趙老師審閱,他閱后發現書中錯誤不少,便給主編張崇發(也是他的學生)寫信,列出20條錯誤之處,并指出:“此書非同一般,應盡可能無瑕疵!”張崇發回信希望他擔任此書的特約校對,并提出給一定的報酬。趙老師卻說:“你是我的學生,談錢就見外了?!庇颜x不染纖塵,一句話但見他的心性與人品。此后,他心無旁騖,把自己關在小書房里,窗前燈下,逐字逐句進行校對,不僅校對錯別字、標點符號,而且對有疑問的詞句、用典、語法、資料來源真偽,甚而連書中的前后年月日、數字,都一一查照對比,計算核實。最后,60余萬字的書稿,校對整理出整整18頁、249個問題。當我們拿到老師的修改稿時,無不熱淚盈眶。趙老師就是趙老師,不服不行!
2019年,我主編的《西窯頭村志》初稿完成,我第一時間就想到邀趙老師當特約審稿。40余萬字,趙老師花費了半個多月時間,逐章逐篇,嚴審細查。哪知“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在《西窯頭村志》付梓出版之時,趙老師遽歸道山,未能親眼見到這本他付諸心血的作品。我淚灑紙箋:“驚聞噩耗桃李悲,痛失恩師淚雨紛。教學相長整三載,亦師亦友數十春。窯頭村志心血染,師生之誼系念深。音容笑貌今猶在,高山流水少知音?!痹姸糖殚L,難彌我無言的傷感、深深的遺憾!
2019年6月,趙老師在微信上發來一篇《海軍士官學校賦》,說是該校校長他的學生毛國杰的作品,請他書為卷軸,以作珍藏。他對賦文略有微詞異議,讓我審閱修改。當我把修改稿送到趙老師家后,他站在書桌前一筆一畫將改動處標注在另一份打印稿上。當時,我全然不知趙老師是手術后不能坐。隨后趙老師將稿子寄回給毛國杰,毛國杰修改后又寄給趙老師,后來趙老師又把稿子發給我看。本來書寫為卷軸即可交差,可趙老師卻不愿違心而為之,寧是三番五次、費力耗神,在病中還為學生著想。我沒有看到趙老師書成的作品,但我想毛國杰一定是如獲至寶。
筆墨當為心性的表征。我感知這諸多濃濃愛意,應該是對趙老師一輩子“愛生如愛子”最深情、最恰當的詮釋。趙老師以自身高尚的品德和專精的素養,燭照著他曾經教過的每個學生,也因此贏得了社會的認可與尊重——榮獲“知識分子拔尖人才”“山西省勞動模范”等諸多榮譽。
字猶在,師不待,課堂上啟人心智的趙老師走了;書桌前揮毫潑墨的趙老師走了;廣場上行拳晨練的趙老師走了……然而,隨著時間的沉淀,我對趙老師這種至純、至真、至愛,無任何功利色彩的師生關系,更加銘諸肺腑、正冠仰止。此情可待成追憶,一個樸素、沉穩、正直、坦蕩、睿智、率真的趙老師,永遠留在學生們的心中,留在知道他、懂得他的人心中!
李建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