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車上的時光
很小,我就與火車結緣了。直到現在,不論出行遠近,首選的交通工具仍是火車。我很喜歡坐火車的感覺。
我出生在靈丘縣東北部的腰站村。那時,村里人們普遍的出行方式是步行。通常是穿越高高低低的山嶺,走進另一個被大山包圍的空間。也或者是騎驢。如果需要坐毛驢車出行,那就算去過大地方了。再遠就只能到艾河站坐火車。艾河站是個小站,離京原鐵路線2公里。有小伙伴講述到大山外邊的經歷,就像是描述的另外一個世界的故事。連綿的大山不僅阻礙了人們的腳步,也碾壓著孩子們的想象力和心胸格局。
我的母親出生于河北省淶源縣一個小山村。我們去姥姥家可以選擇坐火車,但仍要走五六里山路。向西走過村中大路,穿過莊稼地,來到大山下、隧道口、鐵道邊,還有一座連接兩座山的橋,就到了艾河站。站很小,沒有售票廳、候車廳,也沒有站臺。人們在鐵路線邊等待火車進站,上了車補票。我就是這樣與火車結緣的,純粹是人生安排。不過,人生還多給了一個選擇,也可以出村向東走15里小路到達目的地,雖費些腳力,卻可以多看些景色。
后來,我到縣城上初中,坐火車成了常態。在小站等車時,總覺火車來得快,上了車離家就越來越遠了;在縣城火車站等車時,總嫌火車來得慢,上了車就離家越來越近了。特別是剛到縣城時,那種情緒更加強烈?;疖噷⑽規С龃笊竭M入了一個新世界。被大山拘束慣了的脾氣心性在面對廣闊世界時,需要更大的膽氣與豪情;在適應新環境之前,必然會緊張和膽怯,使我留戀家的溫馨。
上高中時,我家搬出了腰站村,離縣城近了,上學不用再坐火車。
2000年,我到河南省許昌學院上學,又開始坐火車的經歷,不過這次的車程遠了許多。當火車跨過黃河逼近中原大地時,我把大山拋在了身后。也是從那時起,我才知道火車還有快車、直達車。我一直以來乘坐的都是慢車,也被稱為“綠皮車”。學生們大多選擇坐慢車。每次放假都會為買票發愁,買不到坐票就只能站一路,在火車過道里擠著。很多旅客扛著大包行李、提著小包食物,車廂里擁擠不堪。遇到剛過飯點的車次,尤其是難捱。即使是始發站,剛一發車便有旅客開始端著碗面去接開水,一會兒又擠過去扔帶有殘湯的碗,吃飽喝好后不一會兒又要開始上廁所。被夾在過道里,一整夜都要不停地給人讓路。
工作后很長一段時間我不再需要擠火車。老家的小站也取消了。通往村里的山路加寬硬化,通了大巴車,人們不再坐火車了。再后來,很多人有了私家車,加上年輕人大多搬出了村子,大巴車也漸漸沒有了生意。
2015年,我到了忻州工作,又開始坐火車。突然發現,坐慢車的人少了,特別是“綠皮車”。到了夏天,火車站廣場上也沒有了席地而臥的農民工。結婚后,我的家安在太原,距離忻州大約70公里。我一直不喜歡開車,依然坐火車往返于家與單位,每周在相似的時間延續、相同的地點轉換和相等的周期中感受生活的意義、工作的樂趣,探尋人生的價值?,F在買票極為方便,手機上直接購票,也不需要紙質票了。我的購票App顯示2015年以來我的鐵路出行里程近5萬公里,連接起來相當于繞地球赤道1.2圈。很多人出行喜歡坐大巴,也有人喜歡搭乘順風車,我覺得火車上空間大,可以來回走動,很多時候還可以躺下睡覺,睡醒后看書,不會因久處旅途浪費讀書時間,有點“牛角掛書”的感覺。選擇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快樂就會源源不斷。
在火車上還發生過令我感動和驚喜的事。2015年夏某個周末,我乘坐K604次列車回老家,到家后才發現錯拿了別人的書包,而把自己的書包落在了火車上。正不知所措時,想起了撥打客服電話。不到半小時,有人聯系我說我錯拿了他的書包,第二天他會到靈丘來找我取回。我的書包則被列車長趙禎收起來保管,叫我按約定時間到靈丘站去取,并告知了列車長的電話。今年1月的一個周末,我乘坐K7808次列車回家,又不小心把錢包丟在了火車上,所幸被工作人員收起。列車長高月通過12306客服查到我的購票電話,聯系我取回了錢包。兩次失而復得,覺得好幸運,第一次書包里裝著我的畢業證書;第二次錢包里裝著工資卡和社???,丟失了都會帶來不小的麻煩。我的好運一是來自列車工作人員的負責,還有就是服務系統的完善。
很多事,做著做著就成了習慣,習慣了就不想改變,遇到不能改變的事,就要找到快樂的切入點。坐火車出行就這樣成為我的習慣,讓我收獲快樂與感動。
馮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