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營商環境 推進市場主體倍增“晉”行時】高平市持續建強“五有五能”平臺載體
今年以來,高平市制定出臺多項政策,持續建強“五有五能”平臺載體,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推進市場主體增數量、上規模、提效益。
打造有中心、能延展的“七條產業鏈”。圍繞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裝備制造、特色農產品、畜牧業、臺灣產業“七條產業鏈”,建立工作專班、明確推進措施、壓實具體責任,形成鏈長統籌主抓、“鏈主”企業共建、職能部門助推的發展格局。以康碩智能制造、愛馳汽車、蘭花藥業等“鏈主”為中心,帶動上下游產業規?;?、集群化發展。
打造有人氣、能聚集的“城市煙火氣”。建設“七個便民服務點”,打造升級臥龍灣、尋夢小鎮、夢回長平不夜城、喜鎮蘇莊、古韻良戶等消費集聚區,做活“城市煙火氣”。
打造有特色、能發展的“文旅康養村”。堅持“路景村業”融合、一二三產融合、農林文旅康產業融合,精心培育特色康養村,以太行一號旅游公路為紐帶,以七佛山、牛山生態圈為“兩環”,以“百村百院”為支撐,建成了具有高平特色、主題突出、個性鮮明的以蘇莊為“會客廳”,良戶為“書房”,南河、果則溝為“臥室”的“三室一廳”,釜山村“康養+鄉村文旅”、瓦窯頭村“康養+紅色旅游”、韓家莊村“康養+農林文旅”成效明顯,文旅康養融合發展態勢良好。
打造有優勢、能帶動的“農業產業鏈 ”。聚焦“五彩農業”優勢,建設“五主五輔”農業產業鏈,推進生豬育種、肉制品深加工以及黃梨、紅薯種植加工等項目,實施好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區產業體系PPP項目,積極創建國家農業現代化示范區、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抓好朔增萬只種羊、黃芩茶產業園、中藥材全產業鏈等項目建設,發揮26家農業龍頭企業作用,帶動農業產業持續發展。
打造有支撐、能孵化的“雙創平臺”。以智創城為核心,統籌整合創業基地、雙創示范基地、科技企業孵化器等孵化平臺,提高平臺承載力和企業帶動力。(張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