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區推行項目審批“私人訂制”服務
本報訊 城區行政審批局始終牢固樹立“項目是第一支撐”的服務理念,對2023年全區項目前期手續辦理臺賬清單(一季度)所涉重點項目進行各審批環節全鏈條、全流程事項梳理,結合項目特點,創優“容缺受理”“模擬審批”“分階段施工許可”等模式,用“私人訂制”服務為項目建設審批保駕護航。今年以來,全區前期手續辦理的22個項目中,已辦結(可開工)項目15個,辦結率約69%。
南村鎮智慧物流園區是一家集汽車交易、城市配送等多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智慧物流基地,對推動現代物流業高質量發展、構建高效綠色的多式聯運體系具有重要意義。項目前期策劃階段,城區行政審批局會同市級審批部門相關科室負責人,深入項目工地開展研判規劃及入企幫辦服務,通過前期介入、提前謀劃、階段統籌等,為審批提速創造條件,實現項目快速精準落地。
為真正實現“拿地即開工”,城區行政審批局聚焦項目建設難點,在為龍泉新苑一期項目、東呂匠棚戶區改造公共服務設施工程、金城華府項目辦理審批手續時,創新推行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分階段辦理,改變過去項目全流程審批拿到施工許可證后才能動工建設的傳統模式,為項目平均縮短1—3個月的建設工期,有效節約了項目投資成本。
背街小巷綜合整治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2023年城區背街小巷綜合整治工程涉及12個社區、49個小區的13條背街小巷道路改造。在充分征求建設單位和設計單位意愿的基礎上,由雙方分別作出相關承諾后,區行政審批局不再組織專家進行技術評審,直接予以立項。通過免會議評審、免文本修改、免專家復核的“三免”舉措,將審批時間由原先的25個工作日壓縮至1個工作日,讓審批事項真正實現易辦、快辦、好辦。(李璐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