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我市全面加強汛期水旱災害防御工作
完善防御工程體系 強化隱患排查整改
本報訊 記者張燕報道:記者從4月27日召開的全市水旱災害防御工作會議上了解到,面對即將到來的6月—9月主汛期,我市將從五方面開展水旱災害防御工作。
完善水旱災害防御工程體系。堅持“建重于防、防重于搶、搶重于救”,加快推進中小河流治理、水庫除險加固和山洪溝道治理。提升中小河流防洪能力,加快項目前期進度,做好度汛措施,制訂汛期應急預案,確保工程和人員安全。開展水庫除險加固,嚴密觀測、制訂安全度汛措施,編制度汛方案和搶險方案,預置搶險物料、隊伍;按年度開展水庫大壩安全鑒定,實行動態管理。實施山洪溝道防洪治理,加快沁水縣梅河山洪溝道治理項目施工,主汛前必須完成主體工程,年底前全面完工;另外8條需要治理的重點山洪溝道,抓緊編制方案,做好前期工作,爭取項目早日落地。
強化隱患排查整改。全面開展汛前隱患排查整改。各縣(市、區)水務局和有關單位要對水庫、淤地壩、河道堤防、在建工程、山洪災害防治等重點環節、重點部位進行全面細致的汛前檢查,建立隱患排查整改臺賬,及時整改,并將隱患排查整改貫穿整個汛期,持續加強巡查排查,對發現的隱患立即整改,確保安全。嚴格實施河道清障。強化水域岸線空間管控,堅決遏增量、清存量,并向中小河流、鄉村河湖延伸,縱深推進河湖“清四亂”常態化規范化,確保河道行洪暢通。同時,保持對非法采砂的高壓態勢,加強河道巡查,堅持暗訪與明查相結合,及時發現、查處非法采砂問題。
落實“四預”措施。貫通雨情、水情、險情、災情“四情”防御,落實預報、預警、預演、預案“四預”措施,做到預報精準、預警及時、預演務實、預案科學。加強山洪災害監測預警。熟練掌握并使用省級山洪災害監測預警平臺和原山洪災害監測預警平臺,協調移動、聯通、電信三大運營商“靶向”發送信息,拓寬預警信息的覆蓋面,提高預警信息推送的精準度。積極開展洪水預報預警。設有水文設施的河段,洪水預警由水文部門負責,加強溝通對接,第一時間發布預警信息;沒有設置水文設施的河段,要加強雨水情監測,及時發布預警信息。落實責任人,完善應急預案。96座大中小型水庫要嚴格落實以地方行政首長負責制為核心的水庫大壩安全責任制,抓好淤地壩安全管理;嚴格落實淤地壩防汛責任,認真執行“一壩一人、一壩一預案”制度,加強淤地壩汛前隱患排查。全面開展培訓和演練。各縣(市、區)水務局要至少開展一次水工程搶險演練,熟悉搶險方案與操作,確保關鍵時刻處置有力;撤避演練要做到全覆蓋,506處受山洪災害威脅的重點防御村,要全部開展一次撤避演練。
做好應急準備和防范應對。加強水庫和淤地壩運行管理。要科學、精準開展調度,按照山西省水庫汛期調度運用實施辦法和汛期調度運用計劃,最大程度發揮水庫攔洪、錯峰、削峰作用。確保在建工程度汛安全。汛期遇有強降雨過程要加密巡查頻次,對重點部位要堅決落實防汛保安措施,必要時采取停工處理,確保施工作業人員安全。強化應急值守與響應。加強值班值守,緊盯氣象信息,隨時分析研判,省市發出山洪氣象風險預警后,縣級要及時發布山洪預警。
做好旱情監測預警和抗旱保障。警惕“旱澇急轉、旱澇交替”現象的發生,緊緊圍繞保人畜飲水,落實各項抗旱措施,確保人畜飲水安全。實施好水利救災(抗旱)資金項目,盡快發揮資金效益。做好任莊水庫旱警水位研究成果的應用,將旱警水位研究成果應用到調度方案中,為水工程調度提供支撐。加強墑情旱情監測,抓好抗旱保供水工作,確保群眾飲水安全,保障農作物生長關鍵期灌溉用水需求。各縣(市、區)要加強抗旱服務隊伍建設和運營管理,確保特殊干旱年份農業農村生產生活用水安全。